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分享第九辑 | 如何理解城市与乡村?

言之有范 言之有范 2023-04-03


今日看点

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谈到,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讲到,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繁荣,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城市的污染和乡村的没落。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城市与乡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书籍有《最后一公里村庄》《城市品牌:理论与案例》《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未来》。






《最后一公里村庄》

贺雪峰 著

分享人:刘文杰




一、书籍简介


本书作者贺雪峰为长江学者,著名三农问题专家,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现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乡村基层民主和乡村建设理论研究。研究方向: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本书首次从区域差异的视角审视中国乡村,引用大量一手的真实案例,分析中国乡村社会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特别是对农民收入与社会分层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全面和详尽的探讨。书中所论及的内容反映了中国乡村最迫切需要被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这对于致力于研究乡村发展问题的学者,以及对村庄话题感兴趣的读者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最后一公里”既是贺雪峰田野治学理念与方法的体现,也是他研究的重要乡村治理现象。作者历经十年,身体力行深入中国乡村地区,运用大量一手的真实案例,分析中国乡村社会明显的区域特征。记录了中国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村庄类型、乡村政治、熟人社会、高价彩礼、乡村生活秩序的构建、农民收入与乡村社会分层的关系等。通过对村民个体、家庭及乡村社会组织等多层面的乡村调查,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内在的生存状态,并在村庄治理这样一个宏大而又紧迫的命题下,深入探讨了如何重塑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


二、阅读感悟


第一,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一是我从小生活在乡村,直到大学毕业后才离开到了城市。现在看来,我其实并不了解农村,包括乡村风俗、治理结构、乡村类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都不是很不了解。估计很多同学像我一样,虽然生活在乡村,但是大家已经对乡村的认识渐行渐远。未来一段时间,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关于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所以想多了解一下关于乡村治理方面的内容。


二是目前研究文化产业较多的从宏观或城市层面进行探讨的。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在顶天立地的“顶天”方面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智库,下一阶段应该也会更多的关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乡村文化治理问题,而这也将会成为国内外学者更多关注的地方。要想研究乡村居民的文化精神需求,就必须对乡村的现状、治理结构、风土人情等基础内容了如指掌,才可以从基础的乡村社会中了解到居民文化需求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三是研究乡村文化精神需求是完善研究国家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补充。不管是从文化消费领域还是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乡村往往都不是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而且很多时候,专家学者们仅仅是通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分析,殊不知有些数据其实不能够如实的反映乡村的基本生活状况。比如,2019的恩格尔系数是28.2%,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6021元,那么乡村居民购买农产品等食品的支出为4517元。实际上,在农村自给自足社会中很多蔬菜、肉奶蛋等都是自己自足的。


第二,读这本书的一些思考。一是这本书是2017年出版的,到现在书中的大部分调研报告还不过时,有些内容国家已经解决。比如,一些地区的移风易俗;乡村的卫生问题等等。但是,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乡村社会,对比城乡居民生活状况是一个很好的普及。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读到一些书中说到的村庄类型分类、彩礼等方面的时候,突然感觉豁然开朗。原来一个简单的彩礼后面,隐藏了那么多的风土人情和乡土社会的传统。


二是会结合书中内容逐渐了解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一些政策内容。如果说城市大的你摸不着头脑,但是乡村确实是一个个经典的案例,可以让你仔细解剖其中的各种治理内容和乡风乡俗。


结合着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家可以更加触手可及到这当中的内涵。比如,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标准是什么?结合这些内容,我们一一进行搜索后发现,国家宏观上关于小康社会的一些国际标准已经基本在2019年实现了。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2019年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达到50%(2019年达到60.6%)等等。


但是,具体到某个个体的时候,发现有些地方还存在贫困家庭,有的家庭甚至极度贫困,这与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不一致。国家要带着所有人进入小康社会,而不是借着平均数步入小康社会。因此在解决了宏观层面上的人均问题之后,转而解决个体还存在温饱问题的内容。这也就是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原因,从这个层面上对国家的政策理解的更加清楚。


三是对国家与乡村发生的变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比如,乡村2000年左右发生3大变化:


一是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变化。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而且还补贴农业发展。二是农村长期的稳定结构的变动。特别是城镇化的过程中建立在家庭之上的家庭联合体受到冲击,很多人走出村庄,到外地买房居住。三是农村农民的价值观的变化。农民传统的传宗接待的观念受到冲击,为什么活、活着要干什么成了问题。





《城市品牌:理论与案例》

基思·丹尼 编著

分享人:王硕祎





一、书籍简介


《城市品牌:理论与案例》由英国邓迪大学商学院教授基思·丹尼编著,是一本汇集全球各地的多位城市品牌领域优秀学者与一线从业者的学术思考与实践经验的著作。基思·丹尼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区、国家的品牌化,他是最早进行国家品牌研究的学者之一,曾出版了该领域的开山之作《国家品牌——概念、问题和实践》。


全书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篇,第二部分为实践篇。


在理论篇中,作者主要介绍了城市的宜居地品牌建设、对内投资、品牌合作、社会变迁等内容,通过引入游客凝视与城市形象载体等理论,探讨了美食文化和互联网发展给城市品牌建设与营销带来的契机;在实践篇中,作者带来了雅典、巴塞罗那、布达佩斯、重庆、爱丁堡、海牙、香港、吉隆坡、纽约、巴黎、里斯本、首尔、悉尼、东京、伍伦贡、蒙德维的亚等18座城市在品牌建设、品牌营销方面的经验,展示了世界各国城市在品牌化过程中的探索与成果。


二、阅读感悟


正如作者所言,在塑造一个能够被旅游者和其他短期访问者所欣赏的城市品牌的漫长过程中,尽管当地居民是城市品牌的忠诚支持者和代言人,但他们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群人。想要塑造可持续的有影响力的城市品牌,居民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本书提出,鼓励并确保居民可以在城市未来的宏观发展和具体的品牌策略问题上能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是城市品牌建设进程的重要一环。


与此同时,城市在品牌建设与营销的过程中也常常面临到以下两个难题:一是城市发展模式趋同导致的品牌特性消退。城市品牌是不同地区独特历史、文化内核的外在体现,因独特性而产生竞争力,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城市建设的评判体系愈发完善、统一,城市发展的模式趋于统一,这使得不断更新的城市品牌也面临着同质化的矛盾;二是不同人群对城市品牌理解的差异产生的品牌建设难题。由于城市品牌需要兼顾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的心理预期,因此对于品牌内容的选择就需要格外加以关注,使得品牌既能够体现城市文化基因,也要在本地居民的丰富认知的基础上加以包装并细化。


最后,作者在十年前就已经针对利用互联网开展城市品牌化的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主要聚焦于网站、博客、初期社交平台等。在当前的移动互联时代,短视频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线上内容,这使得城市品牌化相关工作迎来了新的契机,短视频使得城市品牌营销内容的个性更强,定制化程度更高,品牌营销的互动性大大提升,城市对于品牌营销情况的追踪也更加便捷、直观、高效。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张京祥编著

分享人:孙巍





一、书籍简介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是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总结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的著作。按照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重大历史时期为序共分十章,在概要介绍各个时代西方社会总体发展背景与社会主体思潮的基础上,系统而简要地阐明了西方城市规划二千五百多年来所形成、演替的基本思想与主流精神,从而梳理出基本的规划思想史脉络,并对城市规划思想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对西方城市发展各时期的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规划理论以及重大规划实践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内容上既重客观的陈述,更重深入的分析与评述,并提炼出各个时期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理念。作者张京祥老师说这是一部他自己的读书笔记,作为普及规划思想的读本,让我们厘清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发展以及城市规划作为专业诞生以来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是很有益处的。


二、阅读感悟


总结来看,此书对西方城市各时期的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规划理论以及重大规划实践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以历史时间为顺序,共计十章内容。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城市规划思想,一直叙述到1990年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是了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变迁演绎的重要科普类书籍。


通读此书,可以看出在经过理性——秩序——思想——理性的反复调整下,城市规划的思想越来越丰满,逐渐从理想化走入实际,更贴切与使用。城市规划思想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城市规划的思想也是螺旋式进步、曲折性循环的,从非人本主义到人本主义、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正如书中说到,城市不是居住的机器,不是各种利益集团追逐一己名利的战场,也不是政治领导人,规划师等社会精英展示与宣扬自己宏伟蓝图的画板,城市是陶冶人和熔炼人的场所,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不难看出,每一个经典理论、经典案例的背后,都有着与时代对应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背景,每一种规划理论应用于实际都需要因地制宜做出调整,不能照搬照抄,借鉴国外经验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理解核心思想,然后分解重构,整合成中国特色的思想。应当把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作为立足点和归宿,在日益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多元化背景下,促进城市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但是,由于此书涉及内容十分庞杂,历史脉络较长,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一直讲述到20世纪城市规划思想。虽然条理清晰,适合从宏观视角阅读,但是就某一个时期的深度分析仍有些许偏颇。因此,在后期的阅读过程中,也需要宏观阅读与微观阅读相结合,要结合时代历史背景,进行详略结合的阅读。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未来》

董文虎等 著

分享人:汪晓琳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未来》是在江苏交通文化建设系列课题中的拓展性项目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由江苏省交通厅航道局组织实施。以深厚悠久的历史底蕴,多角度地向读者述说大运河的过去与现在,畅想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包括该课题组的全部成员,组长董文虎是当时江苏省交通厅航道局局长,现任扬州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水利厅政策法规特约研究员。作为一本通俗性学术著作,该书采取多学科(特别是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和交通运输经济学等)综合交叉研究的方法,将运河及其沿岸地区变迁置于中国和世界区域发展的大背景下,做了有益的尝试。


书的前五章讲述了运河的开凿与贯通、形成与整治、管理与制度等自身历史沿革,并从经济、社会(城市)、军事、政治、文化等角度详述运河的功能及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变化。第六、七两章谈论了运河衰落的原因,以及近代以后对运河的整治与复兴。第八、九两章则探讨未来大运河的发展可能与远景畅想。由于该书出版于2008年,故最后两章就现在来看已稍显过时,但总体来看对于大运河的历史挖掘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


大运河孕育于春秋时期,隋朝时实现全线贯通,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南及余杭(今杭州)、北大涿郡(今北京)的全国水运网络。唐宋两代对大运河进行了不断地唐宋整治与改造。元代开创了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的先例,将大运河改线东移,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明清两代继续对运河进行了重整。但在清嘉庆年间,运河漕运已经呈现颓势,清道光年间,黄河连年决口,清政府朝政腐败、内外交困、财政困难,大运河才逐渐走向衰落。


大运河在我国历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运河的意义在于“沟通”。京杭大运河沟通五大江河流域,南方与北方乃至全国各地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密切了不同流域不同物资产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力地促进了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兴盛,推动了运河沿岸交通运输及工商业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其次,运河利用漕运运输军需保证军队稳定,加强中央集权与封建统治,运河流域也成为历代王朝军事防范的重点区域。再次,运河作为移民通道,是民族交往与融合的重要途径。运河沿岸发达的农耕经济与农业文明蕴藏的力量,使许多进入汉区农业社会的其他民族,不同程度地融入汉族之中。最后,运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缘水而成的民俗风情与饮食文化,经久不衰的音乐戏曲与诗文小说,精妙绝伦的工艺美术与建筑艺术。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World Heritage List),大运河成为中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 “重新擦亮大运河‘世界文化名片’”“加强‘千年运河’文化品牌的国家化传播”等,“在文化旅游上形成统一品牌,争取2050 年“千年运河”文化旅游品牌享誉中外”,这表明 “千年运河”文化品牌化建设及国家传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意味着大运河保护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


国家虽已从顶层设计提出了建设“千年运河”文化旅游品牌,但目前来看大运河的品牌建设尚处在初步开发阶段,运河旅游还没有形成全国较为统一的概念。因此,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应当从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关键城镇、关键项目、关键企业入手,以点连线,连线成带。



END



美   编 | 李姝婧


推荐阅读



疫情在家莫等闲,正是收心读书时

第二次读书汇报活动来了,疫情之下适合读哪些书?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疫情之下,文旅企业如何走向春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